拼音 | pò tǐ zì | 注音 | ㄆㄛˋ ㄊㄧˇ ㄗˋ |
首字母 | ptz | 词性 | 504 |
近义词 | 隶书、篆书、隶变字、古篆字、篆刻字、篆体字、古文字 | ||
反义词 | 正体字、楷书、行书、草书、隶变字 | ||
基本解释 | 1.指不合正体的俗字。 | ||
更新时间 | 2025年05月04日 14:37 |
拼音:pò tǐ zì
解释:旧指不合正体的俗字
【破体字】
字体之一。
唐张彦远《法书要录三·徐浩论书》“厥后钟(繇)善真书,张(旭)称草圣,右军(王羲之)行法,小令(王献之)破体,皆一时之妙。”
献之书变其父行体而为行草并用,故称破体。王献之的一些书法作品中的与规范汉字不一样的字被称为破体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