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 | jūn zǐ | 注音 | ㄐㄩㄣ ㄗˇ |
首字母 | jz | 词性 | 名词 |
近义词 | 贤人、士人、高士、君子之风、君子之礼 | ||
反义词 | 小人、恶人、恶棍、无赖 | ||
基本解释 |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,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正人~ㄧ以小人之心度~之腹。 | ||
更新时间 | 2025年05月07日 19:43 |
“君子”观念在中国各家中,“君子”一语,广见于先秦典籍,在先秦典籍中多指“君王之子”,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。而后“君子”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,自此,“君子”一词有了德性。《周易·乾》:“九三,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》: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”《尚书·虞书·大禹谟》:“君子在野,小人在位。”